拉伸强度测试测量皮革在拉伸时能承受的力。该测试…
耐汗渍色牢度:完整指南
夏天快到了,夏天是一个特别容易出汗的季节,痛苦的出汗可以让心情舒畅,但同时也有很多人会苦恼,为什么每次出汗后衣服穿在身上就会掉色,其实,这很可能是你的衣服耐汗色牢度不合格造成的。 本篇文章我们就带您了解一下纺织品的汗渍色牢度测试!
目录
耐汗渍色牢度
人体皮肤有数百万个有效汗腺,前额、腋下、前额、背部和手掌出汗较多; 因此,夏季经常穿的衣服(例如衬衫和 T 恤)的这些区域可能会出现严重褪色。 众所周知,人体汗液的成分很复杂,主要成分是盐分,因人而异,汗液呈酸性或碱性。 纺织品与汗液的短暂接触可能对其色牢度影响不大,但与皮肤长时间密切接触汗液会对某些染料产生较大影响。 色牢度不合格的服装很容易导致纺织品中的染料通过汗液等转移到人体皮肤上,染料分子、重金属离子等可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危害健康。
耐汗渍色牢度反映了纺织品在不同含有组氨酸的测试溶液中,在压力和温度的共同作用下的颜色变化以及衬里织物的沾色情况。
不合格汗渍的危害
人体皮肤有数百万个有效汗腺,额头、腋窝、前额、背部和手掌出汗较多; 因此,夏季经常穿的衬衫和 T 恤等衣物在这些区域可能会严重褪色。
众所周知,人体汗液成分复杂,主要成分是盐分,因人而异,汗液有酸性也有碱性。 纺织品与汗液长时间接触会对某些染料产生较大影响。
染色牢度不合格的服装,很容易导致染料通过汗液等从纺织品转移到人体皮肤上,染料分子和重金属离子等可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危害健康。
国家检测标准
标准为 耐汗渍色牢度 我国目前使用的纺织品标准为GB/T3922-2013,等效国际标准IS0105-E04:1994,而英国、德国、法国使用的耐汗渍色牢度标准为BSEN ISO 105-E04:1996 、DIN EN ISO 105-E04:1996、NF EN ISO 105-E04:1996,均等效于 IS0105-E04:1994。
标准
- 汗液-GB/T 3922、AATCC15、ISO105-E04、JIS L 0848
- 海水-GB/T5714、ISO105-E02、AATCC107
- 水-GB/T5713、ISO105E01、AATCC106
- 唾液GB/T 18886
具体ISO/AATCC/JIS测试标准方法对比请至 这篇文章。
测试程序概述
以《GB/T 3922-20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的测试方法为例。
测试原理
将纺织试样和标准衬里织物缝合在一起,分别置于含有组氨酸、酸性和碱性的两种试验液中,除去试验液后,置于试验装置的两个平板之间,并施加规定的压力。
测试仪器
汗水测试仪
- 汗水测试仪 TF416A 由 1 个不锈钢框架和 21 个丙烯酸隔板组成,可容纳 20 个样品。 因此,ISO/AATCC 两种测试方法可以同时完成。 配备20个塑料盆,用于样品前处理。
钢架和配重均采用316L不锈钢材质,耐酸碱,长期耐腐蚀。
负载重量满足AATCC的要求,也可根据用户要求提供其他重量。
性能卓越的光滑精密工程部件。
TESTEX汗液测试仪销往全球42个国家,拥有12年的出口历史,信誉良好,质量可靠。
汗水测试仪套件(又名 Perspirometer),用于确定纺织品对水、海水、汗渍牢度和储存期间升华的色牢度测试。
排汗测试仪套件由精密实验室培养箱和一套 TF416A 排汗测试仪组成。 汗渍牢度测试仪符合AATCC 15、EN ISO 105 E04、DIN 54020等标准。数值越大,汗渍牢度越好。
测试程序
1. 标本制备
取一个 40mm x 100mm 的样本,将样本的正面缝合到一片多纤维衬里或两片单纤维衬里。
2. 汗液的制备
用定量的氯化钠、盐酸组氨酸、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等配制酸(碱)汗液,按标准配制。
3. 试样渗透和压力
将一块组合好的试件放入酸(碱)试液中,使其完全润湿,室温放置30min,不时提起和拨动,以保证测试液充分、均匀地渗透到试件中。 倒掉残留液体,并使用两根玻璃棒从合并的样品中除去多余的液体。 将组合好的试样置于两块玻璃或亚克力板之间,固定在汗渍色牢度计上,施加5Kg负压,使其承受(12.5±0.9)kPa的公称压力。
4。 放置
将带有组合试件的试验装置放入恒温器中,将组合试件在(37±2)℃水平或垂直放置4h。
5.干燥
4h后,取出带有组合试件的试验装置,展开每个组合试件,使试件与内衬仅一条缝连接,悬挂在不超过60℃的空气中干燥。
6. 评定
对变色灰色样品卡和染色灰色样品卡进行评估,5级最好,1级最差。
威尔森氏症可以预防吗?
1 确保试样完全浸入试验溶液中很重要。 有些试样如果不进行处理,即使长时间浸泡也可能无法完全渗透。 在这种情况下,应用手或用平头玻璃棒彻底敲击样品,或者也可以通过抽吸将样品浸透。
2 酸、碱汗液测试应分开进行,不得使用同一汗液计,以免相互影响。
3 为确保每个标本上的压力正常,应将汗渍染色机平放在恒温器中保温。
4 恒温器的温度应始终控制在(37+2)℃范围内。
5 试验用的试验溶液应按要求现成可用。
进行测试时是否应去除组合试样的最后一个接缝?
一些组合试样在测试后,如果最后一个接缝不去除并干燥,与最后一个接缝去除并干燥相比,测试后衬里的染色会更多,有一些显着差异(2 到 3 个级别),主要是在样品中由于汗渍和防水性,开箱后仍然含有较多的液体,这种现象在套头衫和摇粒绒产品中更为常见。
例如,下图为汗渍/水洗牢度样品与脱衬干燥后未脱模样品的对比:(见图)
一般标准规定,样品通过单缝连接到衬里并悬挂晾干。 然而,一些标准规定,如果需要,所有接缝都应断开干燥(衬里和样本分开)。
实际上,一些标准要求断开所有缝合线,而其他标准则不需要。 轮班时如何处理评级? 或者当有游泳轮班时,您是否断开所有缝合线以干燥组合的标本?
标准怎么说?
不需要去除最后一针的标准
(1)GB/T 3921-2008
条款 7.4:对于所有方法,用手从组合试样中挤出多余的水。 如果需要,将缝线留在一个短边上,拆下其余的缝线并展开组合样本。 本标准第7.5条将试样放在两张滤纸之间,挤压除去多余的水分,然后在温度不超过60℃的空气中悬挂干燥,试样与衬里仅通过一缝连接。
(2) ISO 105-C08:2010
第 A.9 条,对于所有方法,通过以下任一方法干燥样品:
- a) 将衬里和试样分开(使得只有试样的缝合边缘接触)并悬挂在温度不超过60℃的空气中。
- b) 在一些国家,熨烫用于在适合样本但不超过 150°C 的温度下干燥织物,在熨烫过程中衬里织物位于样本的顶部。 记录测试中使用的温度。
(3)GB/T 3922-2013
第 6.3 条:取下带有组合试样的试验装置,展开组合试样,使试样和衬里仅由一条缝连接(如有必要,去除除一条短边以外的所有缝),并在一定温度下悬挂晾干不超过60℃。
(4) GB / T 5713-2013
第 7.3 条:展开组合样品(如果需要,拆开缝合线,使样品和衬里仅在一个短边连接),丢弃现有的风干样品,重做并将样品悬挂在空气中干燥,温度为 60 ℃。温度不超过XNUMX°C,样品和衬里仅在缝合处分离和连接。
如果需要的话,上述标准都要求去除所有缝线,除了一条短边之外。
要求拆除最后一针的标准
(1)AATCC 106-2013
第 8.5 条:从烘箱中取出测试装置,将多纤维补片或织物补片(如果使用)与测试样品分开,将多纤维标准补片和样品分别放置在金属网上,并进行条件调整。环境温度为 (21±1)°C/(70±2)°F、湿度为 (65±2)% 的夜间。
(2) ISO 105-E02:2013年
第 6.3 条:展开组合试样,使试样和衬里仅由一条接缝连接(如果需要,除一条短边外,去除所有接缝)。
任何发现风干的标本都应丢弃。 将试件悬挂在温度不超过60℃的空气中干燥(接缝处仅连接两或三部分)。 (如有必要,除去除一条短边之外的所有针迹。)这句话的意思是不除去最后一针; 然而,这个短语(在缝合位置仅附加了两个或三个部件)是含糊不清的。 该短语可以解释为分离或不分离,因为两个部分都可以连接。
(3)GB/T 12490-2014
第 6.9 条:对于所有方法,将样品悬挂在温度不超过 60°C 的空气中干燥,样品和衬里仅在接缝处接触。
如果衬里织物缝合处渗色不均匀,则重新取样并与衬里缝合处分开干燥样品。
(4)GB/T 5714-1997
第6.3条:展开组合试样,使试样与衬里仅由一条接缝连接(如有必要,断开所有接缝),并将其悬挂在温度不超过60℃的空气中干燥。 任何发现风干的标本都应丢弃并重做。
AATCC 标准要求将多纤维标准衬垫和样品分别放置在金属网上。
可能会或可能不会移除最后一条接缝线的标准
ISO 105-E01:2013年
第 6.3 条:展开组合样本,使样本和衬里仅通过一条接缝连接(如有必要,除去除一条短边外的所有接缝)。
任何发现风干的标本都应丢弃。 将试样悬挂在温度不超过 60°C 的空气中晾干(只有两个或三个部件在缝合处连接)。 短语“如果需要,去除除一个短边之外的所有针迹”意味着最后一针不去除; 然而,这个短语(仅在缝合处连接了两个或三个部分)是含糊的。 它可以被解释为分裂或不分裂,因为可以将两个或三个部分以分裂或不分裂的方式连接起来。
结语
对于去除或不去除螺纹的问题,GB/T 3922-2013标准起草人陈晓成表示,如果游移严重,可以将其去除并干燥,并经过实验室内部讨论和分析。 ,统一操作如下:
(1)样品切割同事积累经验,预判断哪些样品容易出现染色不均匀的情况,测试前直接标记去除线,达到去除线的效果;
(2)检测分级同事:检测后如发现沾色不均匀,应通知裁剪同事拆线重新检测。
无论标准是否明确规定了螺纹的去除,均按照螺纹的去除进行操作。 (取下线意味着当样品干燥时将样品和衬管分开)
影响耐汗渍色牢度的因素
- 当织物表面有太多未与纤维稳定结合的染料浮色时,测试耐汗渍牢度,染料在压力、温度、酸碱等条件下容易转移。如果亲和力染料与里布之间的关系不好,容易出现严重的沾色现象,使实验测得的织物的牢度较低。
- 有些在染色和后处理过程中添加的助剂在染色后没有去除干净,残留的助剂会导致分散染料染色的涤纶在高温定型时发生热迁移(高温定型时,残留的助剂将分散染料溶解掉)已渗透到纤维内部并迁移到纤维表面),影响织物的耐汗渍色牢度。
- 染色过程中添加的缓染剂也会削弱染料与纤维之间的结合力,从而导致耐汗牢度效果不理想。
- 恒温、pH值和衬料类型对锦纶、涤纶、氨纶织物的耐酸碱汗渍色牢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pH值的准确性,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重点关注这3个因素的准确性,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如何提高耐汗渍色牢度
提高织物耐汗渍色牢度的主要途径是选择合适的染料,尤其是固色率高、稳定性好的染料。 应合理开发和控制染色工艺,强化固色条件,形成稳定性高的共价键,使染料得到充分固色。 例如,对反应活性较低的染料染色,可使用催化剂,可使用适当的固色剂,或在较高温度下固色。
1、染色时选择色牢度等级高的染料。
2深色纺织品应选择上染率高的染料,染料的饱和度应达到所需的颜色深度。
3 根据纺织品的成分选择合适的染料。
4 根据染料种类选择合适的助剂,染色后去除残留的助剂。
5 皂洗时,应将织物洗净,去除表面浮色。
常识:如何去除衣服上的汗渍
- 不要用热水洗衣服,太热的水会使汗渍中的蛋白质凝固在衣服上,形成难以去除的污渍。
- 衣服上的汗渍不仅会形成污渍,还会产生汗臭味,所以有汗渍的衣服要及时清洗。
- 将白醋喷在有汗渍或已经发黄的衣服上,然后清洗即可有效去除。
- 将沾有汗渍的衣服用3%~5%的盐水浸泡1~2小时,再用清水洗去汗渍。
这篇文章有0评论